近期汽车圈又有大变动,根据第一财经和江南都市报的报道实盘配资网眼查,日本三菱宣布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并且终止了最后一家在华合资企业的发动机业务。
这意味着日本三菱彻底结束了中国汽车的生产制造。
不止是三菱汽车退出中国汽车市场,今年日本的丰田汽车也在放权,不再主导中国市场的汽车研发和生产,中国市场的汽车将由中国本土工程师团队完成。
为何日系合资车企集体退出中国市场呢?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太快了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并且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华的日系合资车企面临竞争压力。
日本三菱彻底退出中国市场的外部原因恰恰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太快了。
三菱跟不上节奏,只能放弃中国市场,回归日本本土市场。
三菱退出中国市场实盘配资网眼查其实前几年就开始了,迟迟没有完全退出,就是还抱着希望,想要在中国市场翻盘。
但随着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三菱做出了最后决定,结束了与沈阳航天三菱工厂的合资业务。
沈阳航天三菱工厂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三菱股东完全退出,北京赛首科技用4.6亿接盘股权。
三菱面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的崛起,选择了退让,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菱之外,日系合资车企三强中的丰田汽车也同样选择了退让。
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转型并不顺利。
一方面自主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产品,技术不够成熟,成本也比中国新能源车企高。
广汽丰田的日资股东既想要利用中国合资公司的低成本纯电汽车生产线量产电动汽车,又对广汽丰田的油车和混动车业务各种限制。
这种既要又要的行为,让广汽丰田燃油车业务亏损加剧,也让中资股东无法接受。
丰田只能放弃中国市场的汽车业务主导权,由中资股东主导中国市场的电气化转型。
而丰田则避开中国车企,远赴北美地区发展混动车型和纯电汽车。
丰田章男利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高关税封锁,在没有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快速完成电气化,让丰田业绩和利润再创新高。
日系三强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业务是大势所趋,但没有完全放弃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只是避开中国市场而已。
合资车企的时代要落幕了
日本三菱退出中国市场,有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崛起的外部原因,也有自身经营的内部原因。
在燃油车高增长时代,三菱赶上中国汽车工业化和市场化红利,9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合资车企。
比如1997年成立的沈阳航天三菱,主要经营发动机业务,为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提供过发动机,一度占据中国车企发动机供应三成的市场。
除了核心零部件业务,三菱整车业务也有过辉煌期,2018年销量一度突破14万。
但最近两三年,三菱却陷入了亏损破产危机。
根据三菱去年的财报,三菱在中国市场的合资发动机业务,已经亏损了6000多万,今年一季度亏损继续放大。
整车业务也不容乐观,2023年就已经全面停产了,甚至因为现金流短缺,接近破产。
三菱全面停产主要是自身燃油车业务销量和市场份额下降,亏损太大。
电动汽车转型也失败了,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转向东南亚市场。
三菱汽车的困境也是日本在华合资车企的普遍困境。
丰田和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和利润都在下滑。
最近两年丰田主动将多款油车产品降价,提升销量,保住日系油车的市场份额。
丰田、本田、三菱等日本车企还计划成立日本汽车产业大联盟,来暂缓油车产业的困境,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浪潮。
日系合资车企的困境也体现在了欧美车企身上,三菱之外,广汽菲亚特今年也破产了。
其他外资车企品牌比如英菲迪尼,德国大众,雪铁龙,斯巴鲁等都在中国市场面临淘汰出局的困境。
这标志着合资车企辉煌不再,一个时代要落幕了。
欧美日韩车企夹缝求生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成熟并进入饱和期。
国内车企开始了走向下沉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加速电动汽车的全面普及。
而中国市场的外资车企,也做出了不同经营策略。
以德系车为代表的欧洲车企比如宝马,奔驰和奥迪等,都在积极融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同时也做了第二手准备,奥迪等奔驰先后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计划作废。
继续在中国市场之外,中国纯电汽车和混动汽车占有率比较低的市场,发展混动汽车和燃油车业务。
这也得益于欧盟委员会的宽松汽车排放标准,为了挽救欧洲汽车工业,欧盟对本土车企高排放行为高排放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日系车将电气化的主场放在了东南亚和北美地区。
东南亚市场曾是日系油车主导的市场,丰田在东南亚通过销售高价高利润车型,获利颇丰。
但很快中国新能源汽车就席卷东南亚市场,用更高配置,更具时尚科技感的新能源汽车,冲击日系车在东南亚的基本盘。
丰田的电动汽车成本高,技术也不如中国车企,自然竞争不过。
之后日系车企就只能蜷缩到北美地区发展。
在北美地区,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禁令,给了日系车完成电气化转型的机会,丰田等车企在北美投资建设电动汽车生产线,与中国隔岸竞争。
宝马积极融入中国,奥迪和奔驰的夹缝求生,日系丰田的避其锋芒。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电动智能汽车的高增长让外资车企不得不退让和妥协。
过去百年时间,欧美日韩躺在汽车工业红利上不思进取,以至于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晚了一步。
而中国却完成了早期技术储备和产业链布局,占据了全球汽车产业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先发优势,开始主导全球汽车制造业。
结语
三菱退出中国市场,标志着日系和德车合资车企的辉煌时代过去了,属于中国电动智能汽车产业的时代到来。
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